【概述】 全市全年母猪存栏1.41万头,比上年同期减少25%;出栏生猪26.68万头、家禽446.07万羽,分别比上年减少19.88%、23.92%;山羊出栏1.95万头,比上年增长5.4%。肉、蛋、奶总产量4.92万吨,比上年减少19.3%。畜牧业总产值7.34亿元,比上年下降10.92%。全市有规模猪场350个、规模牛场1个、规模蛋禽场41个、规模肉禽场93个。生猪规模养殖占比78.15%,家禽规模养殖占比90.%,奶牛规模养殖占比100%。
全市水产养殖面积20.77万亩,其中:池塘17.56万亩,围网1.45万亩;成蟹养殖面积13.09万亩,常规鱼养殖面积7.16万亩。全市鱼类、河蟹、青虾等养殖水产品总产量7.97万吨。实现渔业总产值17.91亿元,比上年下降0.99%。
【生猪屠宰管理职能调整】 4月21日,市委、市政府下发《宜兴市人民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实施意见》,将市商务局承担的生猪定点屠宰监督管理职能划归市农林局,在镇(街道)农业服务中心(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站)增挂市动物卫生监督分所牌子,承担辖区内市级动物卫生监督所安排的动物检疫、畜禽屠宰监督等工作。至10月,生猪屠宰管理职能调整基本到位。
【沿太湖地区畜禽养殖专项整治】 全市畜禽养殖专项整治以丁蜀、和桥、万石、周铁、芳桥、新庄等6个沿太湖镇(街道)为重点,明确渎边公路以东及漕桥河等9条省控入湖河道上溯10千米、两侧1千米范围为畜禽禁养区,其他区域为畜禽限养区。整治标准是:禁养区内生猪养殖场(户)全面拆除,限养区内存栏500头以下的生猪养殖场(户)基本拆除,存栏50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场(户)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整治到位,实现达标排放。列入畜禽养殖专项整治范围的养殖户共计644户,其中需撤除的309户、需退养的115户、需治理的220户,涉拆圈舍面积近13万平方米。市、镇(街道)两级政府投资近1.9亿元。至年底,养殖户签约率达95.8%,退养完成率79.1%,拆除完成率54.3%,完成投资6000余万元,为宜兴市治太保源持续实现“入湖水质优于入境水质、当年水质优于上年水质”的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宜兴渔业科技入户领先全省】 近年,全市大力开展渔业科技入户工程,建立健全服务结对机制。技术指导员按分工,深入示范户家中、塘口,面对面传授渔业科技知识。在夏季高温时段,组织市级专家组和指导员驻村入户现场指导,确保示范户和带动户养殖的水产品安全度夏。测产结果显示,全市示范户养殖效益比普通养殖户平均增加50%以上,辐射户养殖效益比普通养殖户平均增加10%以上,项目绩效在全省名列前茅。2015年,宜兴市渔业科技入户工程改变以往的“自学”模式,定期带领指导员和示范户去渔业养殖技术先进县市参观学习,邀请省级专家到宜兴授课。宜兴市作为全省首个开展渔业科技入户信息化工作的试点单位,在省海洋与渔业局的指导下,推广渔业科技入户手机APP系统。渔业养殖户下载该软件便可掌握各项即时水产养殖技术要点,并可通过该系统将各类养殖信息以图片形式呈现,便于入户专家、指导员远程施诊。经过自愿申请、审核筛选和公示环节,共遴选出21名指导员和450户科技示范户,示范面积达2万余亩,渔业科技入户领先全省。
【宜兴河蟹夺全国金奖】 11月,上海海洋大学第九届蟹文化节暨2015“王宝和杯”全国河蟹大赛在上海市举办,宜兴首次赴沪参加全国河蟹大赛。此项赛事是国内河蟹养殖界最高档次的比赛。参赛河蟹雄蟹要求每只在250克以上,雌蟹要求每只在175克以上,重量低于标准的要扣分。此外,每只河蟹要经过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水产品安全实验室的食品安全性检验,对药物残留、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残留三项指标进行检测,以保障食品安全。全国近60个养殖单位选送的千余只河蟹角逐奖项,最终市鑫洋水产专业合作社选送的河蟹获金奖,市鹏鹞生态园、高塍滆湖渔场、中农物联网养殖技术服务专业合作社选送的河蟹均获优质奖。此次获奖,提升了宜兴河蟹在上海市场上的整体认可度,打响了“宜兴大闸蟹”品牌。
(章鹤)